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6.第 466 章(1 / 2)

“阆中?”薄太后的点了点头, 并不为儿子指了煮盐的富地而感到惊讶:“高祖定於鲁给鲁元长公主,文帝定馆陶给馆陶大长公主,而到先帝那儿因孤未生女, 所以封了阳信给平阳公主。这三地都位于关东,有煮盐之利,制陶之便。”

“以往封给皇帝长女的汤沐邑都位于关东, 证明除了京畿之地, 便是关东最为富裕。”刘瑞在挑长女封邑时也有考虑政治暗示:“巴蜀借着井盐富起, 但到底是朝中新贵,所以用公主为其壮下声势也无可厚非。”顺带削弱关东一带的学派力量。

薄太后对政治没有一点兴趣, 但产后“虚弱”的卫穆儿却将其听了个明明白白:“您想把六月送去巴蜀?”

既然要让巴蜀的势力做大做强,那就得让他们有个领路人。

“地域的封闭造就了文化的封闭, 从而影响大汉政治。”刘瑞把女儿交给卫穆儿,后者抱着便宜女儿的姿势非常别扭, 最后将熟睡的六月交给宫婢:“关东人与关东人抱团, 关东里的某一县人与同村抱团。”

刘瑞竖起一根手指, 虚空画出一条脉络:“由区域到郡,再到县, 最后到乡、村、宗族。”

“这些构成了明代的朋党,同时也是两千年来的统一基石。”

“宗族……”卫穆儿想说宗族的本质就是皇权不下乡的“义务”转移……或许用“君权”“父权”来形容宗族更为贴切, 因为在一村之内,族长就是小皇帝,族老与宗妇便是宗正与皇后(或太后)。其实按家国天下的那套, 刘瑞也是沛县刘氏的族长。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刘瑞念着《短歌行》里的千古名句,再次为周公的远虑感到心惊:“西周已灭,但西周的宗法制却延续至今, 并且在南方一带发扬光大。”

“现代哪有……”卫穆儿想反驳刘瑞的观点,但又没法抹去南方大大小小的祠堂与声势浩大的祭祖仪式。而且不仅是南方,北方的宗法也有死灰复燃的苗头,究其原因是家里一旦做官经商,而且有人做出名堂,便会拉着亲友壮大自己的势力。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从古至今,从东到西,最有力且最值得信赖的便是血缘。你可以拿圣母的价值观忽悠自己,但不能在看过上层的“家族式”崩塌与学阀门阀后相信那些大人物们不信周公的“宗法”那套。

就像网上常说的那样,你可以笑□□整活,但别把祖辈的资产翻了数倍,破产后东山再起并当上总统的人当成蠢货——因为你连人家的衣角都摸不到,更别提与对方说话。

至于说西方没有宗法制的……

笑死。

《萨利克法典》是干啥用的心里没数吗?那些贵族精神,老钱是怎么炒起来的心里没数吗?即使是硅谷的新钱,也是学爱马仕家族或菲亚特家族般搞家族基金会,职业经纪人,由创始人的后代握紧股份,挑一拥有经商能力的子弟代表他们,随时可以开会踢掉年薪千万的职业经纪人。

是不是觉得这一套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熟就对了。

代入皇帝、宗室、丞相的三角模式是不是恍然大悟?

当所有人都抱团取暖,并且研究出难以拆散的高效模式后,不搞这套的散人便会被其碾压。

总之一句话,只要中国乃至世界还有人在做官经商,就不能把“宗法”扫进历史的尘埃。现代能笑“宗法制”的落后是因你家族没人出头,籍籍无名,你处在一皇权下乡的地方。若是你成上流社会里的一员,到一没有皇权做主或皇权黑成蔡京第二的地方,你对宗族的认知便不是以嘲笑为主,而是想着如何吃到大头好处。

而且宗法也不是在原地等你来批判,人家也会与时俱进。中国以前祭祖不让女儿参加,不在族谱上记女儿的名字,现在连女族长都有了,并且在各个堂口齐聚祭祖时由女族长领头,花钱娶上门女婿;国外以前不让女儿管理公司,不让女儿继位,现在要进入一个女继承人时代了,并且还有一堆老钱选了女儿管理公司。

你看!

朋党会收编没有靠山的贫困学子,宗法制也顺应潮流,开始收编自己的敌人。

现代如此,等级森严的古代更是变本加厉。

“关中的女娃可能想做女史、女将,乃至大汉的宣太后,家族的领头人,但你要问她们想不想脱离宗族……只能说有挂就脱,第四天灾就脱。”强如项羽刘邦都要靠自家人起事,武则天和芈太后、邓太后都要靠自家人帮忙(即使她们与之不睦)。刘娥倒是没有娘家,但是在成事时也是缔结了裙带关系并因此掌权。

宋仁宗的两任皇后知道不?第一任郭氏可不是大名鼎鼎的太原郭氏,而是靠与刘娥有着姻亲关系的钱惟演疯狂引荐才打败张美的女儿。而第二任皇后曹氏更牛了,家世显赫不说,她的堂伯父还是刘娥没当皇后时的政治盟友曹利用,与丁谓,冯拯等人把刘娥推向皇后的位子并促成刘娥的垂帘听政,是真真正正的刘娥原始股。

所以说拉帮结派这事儿没法解决。相反,为了社会的稳定,还得为拉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