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第 54 章(1 / 4)

“嗷嗷嗷, 老大,你看我这回的比赛了吗!”

孙二翔从盛京回来的当天,就活蹦乱跳地跑到苏凉跟前撒欢儿了, 问苏凉看没看自己的比赛。

苏凉沉默了两秒, 还是无情地告诉他,“全国联赛没有直播。”

原本活蹦乱跳的孙二翔当即就蔫儿了,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出于安慰自己小弟的心情, 苏凉轻抚了他的狗头, 安慰他:“没关系,明年争取打世界杯, 这个有直播。”

孙二翔毕竟是很好安抚的孙二翔,当即就被成功安抚,然后兴致勃勃地跟苏凉讲起了他这回在全国联赛盛京站上的比赛感受。

“真刺激!”

以前他们几个都是跟同年龄的青少年组选手一起比赛,随着他和大林子狍子三个配合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们三人之间的默契也越来越强,等闲的选手都已经无法超过他们三人的封锁配合。

这一回参加了全年龄组的赛事,他们三个在一群成年选手之中, 又成了年龄最小的那几个,从力量爆发力上来说优势都弱化了不少。

半决赛的时候, 好在他刚巧和大林子在一组,两人成功打出了配合, 否则胜负如何还不好说呢!

孙二翔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恨不得立刻再来一场同样的比赛,他立刻就能冲上去痛快地再比一场。

如果不是因为下一站的全国联赛就只隔着一周时间, 他都想立刻让老李给他们把第四站全国联赛的名也给报上了。

感慨完全国联赛的刺激之后, 孙二翔对他老大苏凉的世界杯比赛开始充满了羡慕——只是和国内的成年选手比赛就这么刺激了, 那和国际选手比赛, 岂不是更刺激?

“行了哈,别刺激不刺激的,老李还在等着我们呢。”

同样回到队里的林永胜和周奇奇正等着孙睿翔一块儿去教练组那里报到归队,进来训练馆就看到孙睿翔二不兮兮的在苏凉跟前手舞足蹈,两人当即过去,一左一右直接把人给薅走了。

等走远了两人才对着孙睿翔吐槽:“你也不看看,现在距离世界杯京市站就一周时间了,人苏凉正训练呢,别打扰你老大训练。”

***

其实苏凉的训练压力倒并没有那么大,这一次的世界杯京市站,他当前已确定的任务就只有1500米的单项,至于5000米的接力,这段时间他虽然也已经加入了男子5000米接力的训练,但是在训练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说起来有点尴尬。

短道速滑的接力不像是短跑那样选手各跑各的只传接棒就行,短道速滑的接力,选手是需要在赛场上推动自己的下一棒选手的,这当然需要选手本身具备一定的力量。

苏凉这会儿年纪小,身高才将将到达1米7,身形也偏瘦。

其他棒次的队友推他很容易,但是他要想推动其他棒次的队友,就未免显得太过艰难了一些。

5000米的赛事,全程一共有45圈,通常每1.5圈选手之间就会进行一次棒次的交替,按照4棒选手在场的情况,每个队员也需要推动队友7.5次。

而以苏凉的力量,能够给队友的推动力极弱,这就是国家队教练组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队里原本的想法是将苏凉安排在第二棒上,这是一个核心棒次,通常要在最后两圈的滑行之中负责收圈最后冲刺,也要负责在最后两圈落后时寻找突破的时机完成对前方对手的超越。

苏凉目前展现出来的个人特质让国家队内的教练组非常看好他在第二棒上的表现,第二棒也不是启动棒,不需要考虑苏凉侧身直立式起跑的启动快慢问题,原以为一切都考虑到位了,结果没想到居然卡在了苏凉推人力量不足的问题上。

不过苏凉毕竟年龄摆在这儿,教练组虽然有点遗憾,倒也不急,只要等苏凉的年龄到了,力量爆发力这些训练跟上,之后总能看到他在接力项目上放光彩的。

除了接力的训练之外,苏凉在自己单项上的训练则要顺利得多,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陆上训练——冰上训练]的循环。

裴景在这段时间则给苏凉找来了此次前来华国京市参加世界杯1500米距离赛事的选手名单,并且将名单上已知的选手个人技术特征做了完整的表格标注,在苏凉常规的训练之外,额外占了他每天一小时的时间,专门跟苏凉看了他不少对手的比赛视频,同时两人也对这些选手做了同步的复盘分析。

“早些年的时候还是南韩一家独大,这几年欧美军团的短道实力也是突飞猛进地起来了。”

裴景说到这里有些感慨,目前华国从500米距离的实力来说,已经是国际一流的水准了,可是从整体的实力上来说,又还差上一些,只能说是接近国际一流。

特别是这一次的2002-2003赛季,上一个周期的老将们在冬奥之后都退役了,现在国家队里的正式选手,都是上一个周期还在老大哥大姐姐们羽翼下呵护,没能独当一面的年轻选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