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渡水>历史军事>三国之万界我为王> 第129章 甚是无奈的撤兵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甚是无奈的撤兵(1 / 2)

两天后,刘尚带领着关羽、吕布、赵云、吕蒙等将,以及五千龍卫和三千新招募的兵士攻打柴桑。

而诸葛亮、孙尚香、太史慈三人留守丹阳,孙尚香和赵云其中的两人必须留下一人镇守丹阳,这也是之前郭嘉所嘱咐的。

相对于冷漠寡言的赵云来讲,孙尚香更适合进行类似于募兵、统筹钱粮、城防管理等事宜,所以就由孙尚香留守在了丹阳。

在这两天对丹阳所属区域进行排查之时,发现了一件令众人颇为恼火的事情。

在江东地界,丹阳所占的地域要比柴桑、会稽、吴郡都大,可是百姓人口仅仅有10万人左右。

按照最大的合理征兵比例,也就是10:1的比例计算的话,丹阳所属地界最多能征兵一万人。

而根据之前在郭嘉借白色毛驴的行踪探查周边时粗略估计,柴桑地界至少有人口40万,会稽人口40万,占地最小的吴郡都有着人口30万。

很明显,这又是仙人们玩的一个非常有效,也是非常致命的手段。

穷兵黩武所带来的危害连刘尚都深深知道,如果再加大征兵比例就会损伤劳动力,以及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是不可取的。

包括这个万界大阵在内,甚至是仙界,也都是要讲究规则的,就算是仙人们也不能凭空就让刘尚所属的区域减少百姓人口30万。

经过诸葛亮和吕蒙的细心巡查,众人才明白了仙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减少刘尚领地人口的。

原来在人口聚集的村镇附近,都会有散布着的巨大的非常坚硬的石头,最小的都要有一人高。

就是这些非常坚硬、沉重的巨石,生生占走了刘尚领地内的30万人口。

由于这些石头的数量太多,体积太大,分布还广,导致了大片的土地无法耕种,是必须要清理掉的存在。

索性,诸葛亮提议以这些石头为材,重新选址,修建新城。

随后,诸葛亮经过了几天的复杂推算,选取了一处绝佳的地点来修筑新城。

以诸葛亮的话说,此处:临江控淮,恃要凭险,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所!

在刘尚的大军出征以后,太史慈接到了死命令,务必在半个月之内将剩余的七千兵士募集到。

而诸葛亮和孙尚香两个人,则是要更加的忙碌,统筹钱粮,组织劳力砸碎巨石,搬运至新城的位置,同时还要对那边太史慈新募集上来的新兵进行训练和筹备军需。

他们三个人恨不得身长三头六臂,实在是分身乏术。

再说另一边,刘尚率领着大军挺进了柴桑地界,很快便同宋朝的军队有了接触。

虽然还没有接触到大股部队,但是就已经能够感觉出宋朝军队的特色,强弱分化太明显。

有的军队战斗力很弱,甚至是连刘尚新招募到的训练了几天的兵丁都不如,在接触后稍一试压就溃不成军。

而有的军队却是非常强悍,仅仅比龍卫弱上一分,战力水平大概比曹操的虎豹骑相当或是稍弱。

随后,刘尚的大军分为了两路,其中刘尚和吕布一路,领兵三千五百人,进攻广昌,随后直指柴桑。

而另一路军是吕蒙和关羽,他们二人领兵三千五百人进攻乐安,在攻下乐安后也直奔柴桑而去,两支大军在约定在柴桑汇合。

而赵云,则是率领着一千步卒,拖后押运粮草。

在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段,不仅人口被仙人们动手脚缩减了大半,就连粮草也同样的少到不像样,物资匮乏,捉襟见肘,十分的艰难。

一旦粮草有失,刘尚就可以直接等待着失败和死亡的宣判了。

所以,最重要的粮草指定由综合能力最高,也是最冷静的赵云来押送。

当刘尚和吕布的人马即将到达广昌后,同宋朝的大军相遇。

这时候,在感知到了大战即将到来后的郭嘉及时出关,帮助刘尚朝着对面的观望。

对面的大军有五千兵马,处在中军的那名将领虽然顶盔带甲,但是文人气息极重,应该是同周瑜类似,个人武力相对较低的帅才。

在来到了万界大阵世界后,红色巨龙再也不能读取出对方的属性值了,只能看清对方的星品。

当知道了对方是谁后,刘尚险些吐血。

极品星将,范仲淹!

“你妹啊,范仲淹不是大文豪吗?不好好的写诗词,怎么跑到这里来领兵打仗了!”

此时,若是甘新达能够死而复生,一定会喷刘尚一脸口水,然后好好的教育他一顿。

范仲淹可是宋朝出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其人不仅是治国的能手,在识人、用人、治军、统兵方面也是非常的厉害,当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