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渡水>历史军事>明末海岛崛起> 第三十四章 卫所兵再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卫所兵再来(1 / 2)

“你确定这题目没问题?”她不由问。

“题目当然没问题。”袁文弼十分肯定的道。

想了一会儿,袁若华摇头道:“这问题根本没法回答。”

袁文弼道:“这么说,姐是回答不上来了?那我可以出去了!”

“休想!”袁若华又想了想,随便答道:“一斤盐五文钱!”

袁文弼道:“姐,你这说的是墟市上盐的价格吧?”

袁若华道:“怎么样,答对了?”

袁文弼道:“错!”

袁若华道:“那你问的就是雪盐,一斤雪盐三十文!”

袁文弼道:“姐,你这说的是上次我卖给南洋来的大姐姐的价钱吧?”

袁若华道:“怎么样,答对了?”

袁文弼摇头:“错,现在一斤雪盐可没这般便宜了。”

袁若华怒道:“你这就是故意胡搅蛮缠,无理取闹,这雪盐的价格谁你怎么说,让人怎么回答得对!”

袁文弼道:“那我说出答案了。”

“你说!”袁若华不信对方还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袁文弼道:“一斤盐就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所以一斤盐就是一百六十钱。”

“姐,你说对不对?”

袁若华听完,再次无言以对,发现又一次被对方给耍了,同是这样的把戏,为什么自己又上当了呢,真是不长记性啊。

“姐,现在我可以出去了吧?”袁文弼道。

“不算,不算,这次又不算,这次我大意了,没有仔细听,你再出一个题!”连连被耍,袁若华心里这个气啊,哪里肯轻易放对方走。

袁文弼道:“你说的,最后一个题,你不能再耍赖了?”

袁若华点头,袁文弼道:“那好,姐你听着了——”

袁若华侧耳倾听,心说这次一定听仔细了,不能再被对方给耍了。

袁文弼道:“盆里有五个梨,五个小孩分,每人分到一个,但最后盆里还有一个,为什么?”

问完又说道:“这题简单吧?”

袁若华都没搭理他,琢磨着,盆里五个梨,五个小孩分,每人一个,最后盆里还有一个梨?这不对啊。

想来想去,她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还有一个梨。

“姐,你快回答啊。”她在这里想不出,袁文弼开始在一旁催促。

没有办法的袁若华怒道:“这是不可能的,五个梨,五个小孩分,每人一个,盆里不可能还有梨,这个题目本身就错了,根本回答不了!”

“可是我能回答呀。”袁文弼一副你真笨的样子。

“好,看你怎么回答!”袁若华就不信了,对方还能凭空多变出一个梨来不成。

袁文弼道:“我若说出来了,姐可要说话算话,让我出去了?”

袁若华道:“你若能回答上,我就让你出去,说话算话!”

袁文弼道:“盆里有五个梨,五个小孩分,每人分到一个,但最后盆里还有一个,为什么?因为最后一个小孩,来梨带盆一起端走了呀!姐,你真是笨死了!”

说罢,趁对方又一次无言以对,吱溜一声就飞快出门去了。

当袁文弼赶到的时候,海边盐田的工地上,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梁勋正在试验盐田上,跟一群人讲解这盐田的开挖章程,作坊那边的改造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只留了两三人做一些收尾工作,其他孙康达等人都过来了,被分派到各个工地监工,指导监督盐田的开挖事宜。

盐田的规划工作,早前已经做好了,以十亩为一个单位区域,一个个区域,用石灰标出界限,吕孔良则是按照昨天登记的表单,给各家各户安排各自要开挖的盐田区域,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盐田的样式,并不复杂,实际看过一遍,又经过梁勋讲解一番,大体上大家都能掌握这盐田开挖的章程,再加上孙康达等人在各处巡视监工,一般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只是袁文弼还是不太放心,一个工地一个工地挨着穿梭巡视,看有什么错漏的地方,这工程开头是最重要的,一旦有错误,后面想要纠正,就要花费数倍的力气了。

看到他过来,各家各户干活的人,都会殷勤的打招呼,客气的请他指点,大家现在都确认了,在盐田的事务上,这位就是主事人,以后要想在盐田混生活,不把这位小东家讨好了怎么能行。

“文弼,你来看看,这样开挖行不行?”一个工地的村民笑着跟走过来的袁文弼招呼道。

袁文弼道:“林大叔,你们只管干自己的活,不用搭理我,若是有什么问题,我看过之后,自然会指出来的。”

“那好,你帮我们看看。”那位林大叔还是陪着他转。

袁文弼绕着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