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渡水>其他类型>策骑天下> 第九百三十七章 封异性王都不为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三十七章 封异性王都不为过(1 / 2)

赵王伦怒道:“哼,王大人!你的这番说辞会寒了西炎所有将士们的心,以后谁为西炎戍边退敌?”

“赵王爷,微臣只是说李赫,其他人怎么想臣可管不着。”王惔满脸不在乎地说道。

众臣暗道:平日这位尚书令王大人是一个不愿意当出头鸟的谨小慎微之人,今日何故敢在太极殿内接连顶撞太傅、御史大夫?且看着,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贾柔心中也在盘桓着,其实王惔的话也没说错,李赫的实力越强,对朝廷的威胁便越大。任何事情都需未雨绸缪,等他羽翼丰满之后再制衡就难了。那么如果调回李赫,让贾胥去当凉州、西域都督?不成,贾胥实在没这个能力,万一丢了河西和西域,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任。派李肇、孟关?算了吧,他们没有实战经验,况且他们还要为自己守卫洛阳城。派其他人去?都不是自己的亲信,还不如李赫在那儿呢!

她脑子转得飞快,大声问道:“谁能保证能像李赫一样戍卫西域,朝廷便派谁去!本宫等着!”

众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冒头。

“怎么,没有?偌大的西炎难道没有良将堪当此任?”

赵王伦见群臣都沉默,便说道:“启奏娘娘,尚书令王大人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臣认为将李赫的嫡亲父母、妻子全都接到洛阳安置,可以让他安心镇守西域。”

众臣哗然,这不是将功臣家眷扣在洛

阳为质吗?

贾柔一听深以为然,点头说道:“本宫原本就想赏一座大宅子给他,他一家老小来到洛阳,刚好可以安置。”

赵王伦继续说道:“封赏其父母发妻为乡君,以示朝廷之恩。”

贾柔静静地听着,她坐在皇帝的侧后,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半晌,她才开口缓缓地说道:“赵王说得不错,各位臣工还有何建议和意见?”

司马奕见群臣不语,便说道:“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就谈谈如何封赏李赫吧!朕认为西域兵战力强悍能抵御强敌,皆因统兵之将会带兵。中军承平日久、武备松弛,将李赫调回洛阳,让其训练一支战力强悍的中军,以防不时之需。众位臣工认为如何呀?”

众臣到没觉得什么,赵王伦顿时吓得一激灵,忙说道:“皇上,李赫乃都督河西、西域诸军事,万万不可轻易调动,以免扰乱军心呐。戍边将士们各个像脱了缰的野马,谁都不服,唯有李赫才能镇得住他们。何况河西西域周边诸国,迫于李赫的才能才甘愿归附于西炎,贸然将李赫调回洛阳,无人能降得住他们,河西、西域将重新面临战火。”

张华冷笑道:“那王惔为何说将他调回洛阳当个太常卿,您却没反对呢?是不是不放心李赫执掌中军?”

贾柔蹙眉道:“本宫不懂什么军国大事,只知道中军将领必须是皇帝身边至亲至忠之人才能任用。皇上为何提出

让李赫回洛阳,一定有其道理。赵王您也别急着反对,问问皇上为何要调李赫执掌中军。你们宗亲兄弟各个都是分封王,都有自己的府兵,试问你们的府兵拉出去和匈奴、鲜卑人打打看,能不能行。”

赵王脸色略显尴尬,大鸿胪费庄走出列班说道:“陛下,各军职能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历朝最能打的一定是边军,中军拱卫京畿重地,承平日久,武备松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臣以为,中军、边军建立一套轮换机制,定期每隔一段时间,轮换对调一次,则可保中军武备不会废弛。”

“臣反对,外军内调风险极大,京畿重地怎可用外军?”光禄勋吕牧站出说道。

“臣也反对。”

“臣也反对。”

贾柔揉着太阳穴,说道:“好了,大家不要争了,照此下去争到明天都不会有结果。李赫现在为二品镇国大将军,都督两州军事。要说其年纪轻轻已经位高权重、圣眷已隆,但人家屡立战功,这次更是立下盖世奇功,封他个异姓王也不为过。刚才赵王也说了,封其妻为乡君,赐府邸一座。本宫认为加封其为从一品破虏大将军,都督西域、河西、陇西各路兵马,赏开国郡公、食邑六千、授太子少傅。开府仪同三司。赏假黄钺赐诛二千石以下之权。本宫本想将其调回洛阳,担起都督中军之责,无奈无人可以代替他镇守西域,暂且让他继续

镇守吧。朝廷不怕臣子立功,尤其是为西炎开疆拓土的大将军。听说这次镇远军成功攻下了长达八百里的葱岭道,攻下了贵霜国的休循城。”

太极殿内议论纷纷,一片嗡嗡声如同数万只苍蝇在飞。李赫屡立大功,此次加封所有人无话可说。但照此下去朝廷将封无可封,真有可能被第一个封为异姓王。

朝廷百官对李赫既羡慕又嫉妒,陇西李氏出了一个如此杰出的后辈,升迁之快如同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让各家族始料不及。他已经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取得的功勋和政治成就远远超过了各家族的父辈,甚至祖辈。

感慨之余,纷纷向董嗣投去恭贺的眼光。

司马奕有些扫兴,刚才自己试探性提出将李赫调回,果然遭到赵王断然否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