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渡水>其他类型>肥妾要翻身> 第200章 五倍于谷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五倍于谷麦(1 / 2)

关麦冬回门时,关家人都明显感受到她的幸福和喜悦。

她现在完全是个浸在蜜糖罐子里的小女人,抑止不住上扬的嘴角,眼里的柔情,都在说明她嫁对了人。

关家人总算都放下心来,实在是被那个袁旺弄得有点心理阴影了。

才过了几天,关麦冬就如常上工了:“如果天天待在家里,感觉闷得很。上工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最重要的是,有工钱拿。”

关希月笑话她:“如今你可是妥妥的小富婆了,还在意这么点工钱啊?”

“那当然是无比在意,且不说工钱开得这么高,就算没这么高,上工对我而言,都是很重要的。”

关希月听到这话很是欣慰,这不就是妥妥的事业女性吗?

关家人齐聚一堂,关希月半开玩笑地问:“祖父,爹爹,你们以后有什么打算?是现在就退隐江湖,过悠闲的小日子呢,还想想再干点‘事业’?”

老关头笑呵呵的:“我人老心可不老,确实是想再做点大事。只是我身在府城,做生意的事儿,我也不会啊。”

关家的几个男人都表示想再做点事儿,种辣椒种土豆时,人人都是热血沸腾的。

现在生活确实好了,就是有点儿无聊。

“我在大桐村租的山地,我觉得还是可以多租几年,我们种桑树,种茶叶,你们看如何?”

“种桑养蚕,这事儿大家都听说过,但没有人做过呀。也不知道我们这儿适不适合种桑种茶?”

关希月很是自信:“咱们这儿是很适合的,只是没有做过,要先去学习才行。我已查过《地域志》,种桑养蚕最好的地方名为笠泽,相对于我们较南方。离我们这儿也是上千余里。”

“那驾马车过去都要四天左右。”关老大估算了一下,“属实是远。”

“那地方家家户户都养蚕,我们大宁多数的丝绸都是出自那一带。”

“另外,笠泽地处南方,一年采桑能采多次。我们这儿的话,可能也就能采个两三次。因此,养蚕数量肯定是不及那边。好在,蚕茧的价格是真不错。以往是两百多文一斤,今年丝绸奇缺,则是三百多文。”

张氏一脸骄傲地看着关希月:“希月真是什么都懂。”

“蚕茧就这么贵,难怪丝绸那么贵。”王氏啧啧有声。

“蚕桑之利,五倍于谷麦矣。”关老四有点不好意思,“希月果然是敢想敢做。这句话我早就听过,却从未觉得能和我们有关。”

“之前也从未有人做过,因此,风险也是很大的。毕竟,种桑有技巧,养蚕也是。蚕茧出货倒是不用担心,一则价格不错,二则我能找到销路。”

关希月分析着利弊,只见关家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显然是很有兴趣的。

孙氏也表示支持:“希月,我们都是闲不住的人,要是有份工可以做,那比闲待着还要舒服。风险我是不懂的,但若是大家都觉得可以做,那我肯定全力支持。”

其他女人也点头附和,都是做事做习惯了的人,闲着还真的没精神。

“那么有几个事情,要分开去做。一是种桑的技术,以及买桑树苗;二是养蚕的技术;第三个嘛,就是酿酒,桑葚是可以用来酿酒的,而且对身体很有好处。”

“桑葚果也是可以吃的,但是据说很多人并不喜欢,毕竟不是很甜。”关老三挠挠头,“以前在河边不是有棵桑树吗?也结果。娃娃们摘了吃都酸得很,要不是实在没东西吃,那玩意儿没人愿意吃。”

关子明立马作证:“三叔说的正是,我也摘过,酸死了。”

关希月有点暗恨自己怎么不是学农业的,很多东西自己不懂,但是她确定的是江浙那一带多养蚕,肯定有甜的桑葚品种。

“种桑树这件事儿,可以交给我,我愿意去学。”老关头很是兴奋。

“那么远,你怎么忍受得了车马劳顿?”王氏并不看好。

老关头并不打算放弃:“大不了让老大或者老三陪着我去,至于老二两口子,我看去学养蚕正好。”

关希月赞同:“如此甚好。如果是想简单一点,那么酿酒的技术也别学了,我们可以找造酒坊合作。”

由于张氏正跟着杨大丫学习火锅底料调配的技术,她只能在语言上支持:“我们关家人多力量大,希月看好了就去做,总之娘家人都是支持你的。”

老关头一想到蚕茧的前景,立时就有些激动:“这两天我们就回大桐村一趟,把租山地的契约延长。希月看打算延长几年?”

“这件事儿两三年就会看到结果,五年吧。”

“到时候如果要运桑树苗过来,走水路比较好。陆路太麻烦了。”关希月对古代的运输还是有点嫌弃,但是她也没那个能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